“哎,老张,还转悠呢,来家里吃饭啊”。“这黄桃树长得真好!老张,你快看看这大叶子”。村民们口中的“老张”就是鄄城县董口镇军屯村的党支部书记张兆江。“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是张兆江团结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创新服务方式,狠抓矛盾化解,实现军屯村的和谐稳定大发展的“强心剂”。

  沙土变“绿洲”

  “当时评选山东省美丽乡村没评上,就是因为我们村没有产业。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就下决心要想法设法给俺村搞个产业出来。”张兆江说。回来以后,看着松软的黄河滩区,张兆江又皱起了眉头。“这个地营养低,不断的施肥、浇地还是不行,就跟面粉一样,种不了庄稼。当时也问了很多人,没有啥好办法。”

  军屯村由于靠近黄河,人多地少,再加上黄河滩区的土地属于国家,军屯村的地就更加捉襟见肘了。“当时跟咱河务局有个协议,因为俺村人多地少,国家不用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几年,国家搞黄河旅游带,不知道啥时候把地收回去。种了庄稼收不了,多心疼啊!”张兆江说当时愁的不得了。后来,张兆江就想到了“绿色经济”。“种黄桃,种树多好啊!发展黄河旅游离不开树,种了黄桃不仅有经济效益,连俺村没有产业的问题都解决了。”

  张兆江告诉记者:“这个黄桃跟咱平常吃的桃不一样。咱们平常吃的桃不能放,二次加工的意义也不大。但是这个黄桃就可以做成罐子,经济效益好,保存的时间也长。”就这样,200余亩的黄桃林成了黄河滩区的“绿洲”。

  拒绝“脏、乱、差”

  “我刚来的时候半个村都是垃圾场,再加上下水道不通,整个村都是臭味。上一届村“两委”软弱涣散,基层组织薄弱,村里的环境卫生一直是大问题。”张兆江回想起刚上任的时候说。

  针对军屯村的实际情况,张兆江首先与群众结合。在村庄的建设上,大力号召全村党员群众,每家每户集资1500元钱,硬化了胡同、修筑了下水道、清运垃圾,淘汰破旧物件。在当时改善村内环境的时候,缺乏资金成了“拦路虎”。2017年,张兆江向省里争取到了45万元的资金。一下子解了“燃眉之急”。张兆江告诉记者:“当时一共清理了800吨垃圾,废弃的物件更是不计其数。俺村上上下下干劲都特别足,很支持我这样干。”

  “军屯是我家,美丽靠大家”是军屯村的风气。“我们还通过办“美丽庭院”的活动,发动各家各户清理自家庭院垃圾,大大改善了村内“脏、乱、差”现象。”

  打铁须得自身硬

  张兆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军屯村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得到加强,村级政务财务实行定期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有效实施,村民们看到了村委会工作的运行情况,也切实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说到低保问题,张兆江有亲身体会。他告诉记者:“不管啥事,要把朋友、亲戚、弟兄们划分清楚,做到一碗水端平。”张兆江上任之前军屯村有67个低保户,上任之后,张兆江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发现有35家不符合低保条件。张兆江首先取消自己家里的3个低保户,并召开村党员会、两委会、群众大会。“念名单,大家觉得符合条件,与事实相符,就在名字后面打钩。如果没人说话,那就打叉 ,就是不符合。就这样,把我们村低保存在的问题解决了。”张兆江告诉记者。

  在张兆江的带领下,军屯村2018年实现全村脱贫并列入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2018年8月17日作为重点村代表鄄城县迎接了刘家义书记带领的全省乡村振兴观摩团现场观摩;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授予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张兆江代表军屯村前往北京参加了颁奖会议并应邀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