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山东省供销社牢记为农服务宗旨,加强农村现代商贸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此过程中,全省涌现出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服务成效好的优秀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带头人,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中发挥了带头作用,现集中予以展示。
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带头人风采(14)
——聊城市茌平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董事长、聊城田源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富海
张富海,男,1965年11月出生,现任聊城市茌平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董事长、聊城田源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任聊城市茌平区商会副会长。
张富海带领团队创建的“聊城田源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田源汇),2020年疫情期间带领团队依托搭建的电商平台及遍布城乡的187个新零售站点,组建95个微信群,将服务范围辐射到全区732个自然村和238个城市居住小区,帮助2000个农产品种植户与5000个家庭的2万余消费者实现精准对接,月均完成线上订单10万余份,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群众生活两手抓、两不误,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推动供销社新零售双向流通体系建设,倾力服务群众。公司投资100余万元自主研发海融商城平台,当前受众达4.43万人。一方面平台覆盖粮油副食、日用百货、家用电器、进口好货等多类生活用品,建立线上供应链体系,打通“下行”渠道。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高效匹配“供、需”两点之间的农产品供应信息和订单需求信息发展订单农业,同时与供销总社“社员网”签订发展合作协议,搭建农产品“上行”渠道,从根源上解决了区域农村农业分散、小规模种植和销售难等关键性难题。
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实现农民增收。公司投资800余万元,在许庄村建设茌平区供销社农产品加工分拣配送基地,每年可实现12个村44万元的租金收入。基地涵盖交易市场、加工车间、包装车间、恒温冷库、配套服务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对周边10大蔬菜生产基地和92家农产品合作社实行合约包销农商互联,扶持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分拣、储存、冷冻、包装等系列程序,打造精包装农产品,2019年供应量突破1万吨,实现了三产融合、城乡融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打造了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实现了农民增收。
推动智慧物流冷链运输体系建设,助力产业升级。公司带领团队将废旧厂区改造成冷仓和物流中心,吸引京东物流等物流快递公司集中入园,创建田源汇返乡创业园。在全区设置物流配送村级网点83个、社区网点62个、乡镇网点42个,线下乡镇实体超市11个,配备物流送货车60辆,服务触角遍布城乡每个角落,打造起城区“60分钟急速配送”模式,为工业品下乡、让“三农”享受到城市般购物体验提供了坚实的网络体系保障。
张富海勇于创新,积极投身供销社系统流通行业的改革实践中去,通过中央厨房项目,农副产品从供应基地,到分拣配送中心,再到各个体验店,打通了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全程质量可控,安全可溯的上行体系;打造“店商+电商”的经营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发展的智慧新零售生态圈,打通了农副产品下行渠道。真正解决了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与商贸产品下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一二三四”产业资源优化配置融合发展,为供销社助力乡村振兴,为农民群众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服务理念:用工业的理念服务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经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工业经济中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工业理念移植和导入农业领域,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反弹琵琶抓农业。
企业地址:茌平区铝城路170号返乡创业园
企业联系方式:0635-4288629
乡村振兴,靠人才靠科技靠产业。为搭建人才、科技、产业供需对接桥梁,“留在乡村”平台推出科研院所、涉农高校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布地址:“留在乡村”三农人才服务平台网址:www.sannongrc.com,如有需求请关注对接!
“留在乡村”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展示(14)导读——圣稻20(中熟中粳新品种水稻)。该品种稻瘟病抗性、品质突出、抗倒性好,在黄淮稻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在2011~2012年全省水稻品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646.4公斤,比对照临稻10号增产6.0%;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8.0公斤,比对照临稻10号增产6.2%。(成果研发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促进乡村振兴,汇聚三农力量!欢迎加入“留在乡村”服务平台,共建三农人才朋友圈。微力聚四季,耕耘存光阴,“留在乡村”一同书写新时代三农新华章!
“留在乡村”人才朋友圈微信号17663731869。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